第九十八章农业高度发达-《汉末之并州匪政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除了日食这个小插曲,建康六年各地都一片欣欣向荣。

    利国利民的水利设施平地而起,关东郡国尤为受益。

    所谓的精耕细作,农业生产水平等等,都与水利设施息息相关。

    这一点,大明朝便是孟朝的理想。

    经过诸夏数千年的开发,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年间的大兴水利等等,明朝的农田生产力基本达到了自耕农社会的极致,基本都有发达的水利设施。

    尤其在南方,受到的大规模战乱较少,农业设施保存的更加完善,是著名的鱼米之乡。

    也正因如此,南方才有繁华的经济,出现所谓的资本萌芽。

    唯一的遗憾是,这富庶的商业经济,几乎不纳税。

    张瑞没能亲眼目睹过明朝江南的风景,不过在阅览了民部上报的奏折后,张瑞觉得孟朝关中应该也大抵就是大明江南的模样了。

    到建康六年,关中水利已经建设到了极致,已经足以确保每亩地都有水利灌溉,每片良田都得到了精心照料。

    在精心选种、堆肥灌溉、精耕细作下,一处普通的农田,也能产量三石八斗,如郑国渠灌溉的良田亩产量更高达了八石有余。

    这个数字与明朝《通州志》记载的“丰年上田亩出谷三石,次田两石,下田工石”已经极为接近。

    明朝的一石约等于汉朝的两石半,所以孟朝如今虽然还不及明朝,但也已经能够望见项背。

    孟朝优于明朝的一点在于,孟朝可不是只征收平民百姓的赋税,逮着农民拼命压榨。相反,孟朝的征税重点一直在那些富庶多金的豪族身上。

    对平民百姓、家庭手工业者,官府官吏被严格约束了手脚,谁敢乱伸爪子,钢刀绝不留情。

    但对豪商大族,官府则反其道而行之,设置了专业官僚,严厉、密集的监控着每一户豪族的纳税情况。

    在孟朝,这些豪族作奸犯科,可能不会有多大后果。因为官府允许赎刑。若是能与被害人达成谅解,协商赔偿成功,官府也不一定会挥下屠刀。

    但若是偷税、漏税被官府查到了实证。这可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